校地攜手傳薪火!“理響嘉善”聯袂浙大“紅船工作室”共啟宣講交流 | |||
|
|||
8月20日下午,大云鎮繆家村紅色教育中心氣氛熱烈、掌聲不斷。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船工作室”宣講隊與嘉善縣“理響嘉善”宣講團聯合舉辦的宣講交流展示活動在此舉行。活動圍繞“傳承紅船精神,深化校地合作”主題,通過授牌、簽約、結對和宣講展示等一系列環節,共同搭建起一座校地協同、資源共享的紅色宣講新平臺。 校地聯動再深化,合作共贏啟新程 活動期間,“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該基地將致力于創新校地協同機制,拓展實踐教學模式,整合優質資源,既為高校學子提供扎根基層、鍛煉能力的寶貴機會,也為嘉善的紅色教育事業注入鮮活的理論力量和青春智慧。 結對儀式上,浙大“紅船工作室”宣講隊員與“理響嘉善”宣講團代表結對,雙方互贈理論書籍并合影留念。這不僅是校地之間“理念互融、人才互動、資源互享”的生動寫照,也標志著雙方建立起“一對一、實打實”的長期交流機制,為后續深度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活動期間,浙大師生一行還實地走訪了顧錫東戲曲藝術館、倪天增事跡陳列館、田家英和合調查展室、繆家村史館及歌斐頌巧克力小鎮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教育基地與文化陣地,進一步加深了對嘉善紅色基因與地方實踐的理解。 宣講臺上綻芳華,紅船精神潤人心 在隨后的宣講展示環節,兩支宣講團隊隊員輪番上場,以飽滿的熱情和生動的語言,奉獻出一場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紅色文化盛宴。《從口日品看繆家》以小見大,透過村莊變遷解讀鄉村振興的“紅色密碼”;《一只藤籃裝清風:烈士李先導的“廉”火相傳》深情回顧革命先輩事跡,傳遞歷久彌新的廉潔力量;《和合密碼》則從地域文化中提煉精神內核,闡釋“和合理念”與紅色基因的深刻共鳴…… “理響嘉善”宣講團成員丁麗益難掩激動:“這真是一次難得的‘精神充電’,浙大老師們用老故事講出了新感悟,讓我真切體會到理論宣講如何接地氣、冒熱氣,也讓我對今后的宣講工作有了更多新思考。”她表示,此次交流不僅提升了她的宣講技巧,更深化了她對紅色理論貼近生活、服務群眾的認知。 嘉興市金牌講解員金秋作為活動主持人與宣講者的雙重參與者,感慨道:“非常榮幸能深度參與這場思想與情懷交織的盛會,見證校地合作的嶄新起點。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理論故事,讓我深深感受到‘紅船精神’在新時代的澎湃力量。” “聽了嘉善縣‘理響嘉善’ 宣講團的發言,讓我深切體會到他們扎根基層的深厚功底。通過精美的視頻與飽含深情的文字,為我們生動勾勒出一座安居樂業的城市畫卷,這更讓我領悟到宣講唯有深植現實沃土,方能譜寫出更動人的華章。”浙大碩士生葛賽特表示。“在參觀活動中,倪天增同志心系百姓、廉潔奉公的崇高風范,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未來,我定將此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悟融入講稿,用心用情弘揚廉潔文化,傾力講好發人深省的清廉故事,讓浩然正氣在更多人心中激蕩回響。” 浙大碩士生金林琳說道。 攜手共進新征程,紅色基因永流傳 本次活動不僅是浙江大學與嘉善縣在校地合作方面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紅船精神”在基層宣講實踐中生根發芽、煥發活力的生動體現。雙方將以此次交流為起點,繼續拓展合作深度與廣度,共同推動紅色文化傳承創新,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
信息來源:辦公室(人才工作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