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嘉善縣緊緊圍繞實現“嘉有善育”目標,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作為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打出了一套基礎扎實、服務貼心、創意多元的“嬰幼兒照護服務”組合拳。 如今,在“嬰幼兒照護”實踐中,嘉善逐漸形成了一組可行可用的樣板,即以高標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驛站”為主線,著力搭建嬰幼兒和家庭養育照護服務平臺,通過強化組織、完善陣地、健全機制、創新模式等舉措,聚力“驛站”建設,助力15分鐘可及照護公共服務圈,有力提升共富民生溫度。 小小驛站何以成長為嘉善縣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的重要一環?從這三方面的工作可見一斑。 首先是做好統籌謀劃。嘉善作為嘉興市唯一的省級15分鐘公共服務圈試點,早早將社區托育納入縣域規劃管理體系,統籌規劃和科學布點托育設施建設,以高標準多元化建設獨立型、綜合型和嵌入型的“驛站”,實現養育照護包和膳食模型實現“一鎮一配備”。 布局有力,行動更強。嘉善縣率先在嘉興出臺建設及獎補辦法,對具備臨時托和即時托功能的“驛站”,達到運營標準的給予每年最高10萬元運營獎補,并把“驛站”建設列入2023年嘉善縣民生實事工程,新增建設和運營獎補580萬元,為持續打造陣地高顏值,提升服務新功能提供資金保障。同時在嘉善縣、鎮(街道)、村(社區)建立健全三級嬰幼兒照護服務組織體系,面向城鄉嬰幼兒家庭、高質量開展養育照護、優生優育、健康指導等服務。并將“驛站”納入縣深化新發展階段共同富??荚u體系,堅持以目標任務為導向,因地制宜高標準推進工作。 其次是做好服務升級。以1個中心+N個小屋+X個養護團隊,建立一套兼管理、監督、服務為一體的養育照護服務體系,細化運營規范和標準,是“嘉善樣板”的保障。而組建由村社工作人員、鎮衛生院保健醫生、幼兒園老師等為成員的家庭養育健康指導員隊伍,開展養育照護小組活動,并建立需求清單和滿意度反饋機制,進一步提高“驛站”服務質量,則是“嘉善樣板”走在前列的重要原因。圍繞健康、營養、安全、回應性照護、早期學習五大領域,在寶寶的相應月齡階段,定期邀請各級醫院的育兒專家,聯動整合社會資源,形成“村(社區)自主服務+專業組織專項服務”模式。用更專業的管理,實行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實現規范化、專業化、常態化運營。 三里橋“陣地”作為“與諾獎獲得者共話共同富?!獌和l展促進共同富?!毖杏憰⒂^點位,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芝加哥大學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及團隊的充分肯定。 除此之外,完整的養育照護體系也持續延伸服務鏈接,增強群眾獲得感,嬰幼兒養育照護小組師資實現縣婦保院、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線上通過“驛站”微信交流群分享科學育兒、優生優育、父母課堂等課程;線下通過開展活動和入戶訪視,提供“零距離”的家庭養育指導,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 最后是用成效說話。四個“育”揚起了嘉善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大旗。 “身邊育”讓家長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育兒指導,讓嬰幼兒家庭實現科學育兒服務觸手可及;“多元育”結合多種服務模式的供給,滿足不同家庭服務需求,讓家庭育兒方式多樣;“育得安”,是以“驛站”管理,從環境設施、場地安全、衛生防疫及人員資質等方面細化監管,讓家長安心;“育得好”則是對社區嬰幼兒照護人員制定統一培訓課程,明確繼續教育要求,加大技能培訓,把最專業的照護帶給每一個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