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嘉善縣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名單 
1.“浙食鏈”——基層食品安全數字化風險隱患閉環處置治理場景(食品安全“一件事”治理平臺) 食品安全監管領域存在市場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監管部門執法力量薄弱等問題。鑒于此,嘉善加速推行食品安全“一件事”平臺建設,向上融入全省浙食鏈平臺,向下嵌入鎮(街道)市場治理平臺。平臺以“1+3+5+10”為核心框架,通過V字形構架,對全鏈條監管模式進行重塑,以“前端對接農經數據、中端加強數字監管、后端實現產業賦能”為目標,打通了農場、工廠、菜場、商超和餐飲等5個重要環節,實現企業管理、隱患排查、舉報投訴、食安網格、金融保險、放心消費、特色培育、人員培訓、信息通報、數據統計等10大功能。通過數字化平臺建設,推動了關鍵控制點的數字化改革,健全了企業信用監管新模式,建立了“陽光積分”量化考評體系,全面推動企業質量革命、行業信用革命和產業放心革命,全力打造物聯化、智能化、陽光化、數字化、現代化的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大格局。 2.“智安街道”多跨治理應用 嘉善在建成292個“智安小區”、實現縣域全覆蓋基礎上,2019年啟動了“智安街道”建設,推動精密智控由小區向街道迭代升級,通過搭建一個五網融合、四級貫通的開放性治理平臺,構建起集治安管理、協同治理、為民服務于一體的街道整體智治生態。2021年7月,完成試點建設并在嘉善召開全市現場會,已上線34個應用,其中多跨應用13個。“智安街道”實現了3個方面改革突破:一是按照“業務部門提需求、公安網內做應用、政務網上推結果”,解決了公安數據高效支撐其他領域治理問題;二是形成公共視頻整合應用規范,解決了視頻監控設施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三是標準化推進“智慧安防”建設,解決了城鄉區域治理資源不均衡問題。該項目被納入全省數字法治系統多跨場景清單1.0,被評為全省公安數字化改革9個最佳應用之一。 3.餐飲“一件事”聯合執法應用(“靈嗅”餐飲智管平臺) 該應用聚焦群眾高頻關注的油煙油污問題,依托基層治理四個平臺,通過增強感知體系、激發網格活力、綜合數據集成及重塑業務流程,打造餐飲“一件事”“大場景”監管應用。該應用集成了11個部門的20類業務數據,設置餐飲油污監管事前、事中、事后17項子任務,構建“一圖一碼一清單一指數”及N個物聯感知功能模塊,重塑餐飲全生命周期監管、簡單問題快速處置及復雜問題多跨協同處置三大流程,實現餐飲油污監管業務閉環。制定出臺《餐飲店準入協助審查機制》《餐飲油污長效管理辦法》等,完善規則指引。應用上線以來,全縣99%的餐飲店已納入平臺監管,累計處置問題6500余條,94%的問題在7天內得到妥善處理;2021年4月常務副省長陳金彪來善調研,對這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7月在全省“大綜合一體化”現場會上作展示推廣;8月《浙江日報》頭版進行專題報道。 4.320國道嘉善段數字孿生應用 該應用聚焦交通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存在的質量管控不全面、進度管理不直觀、信息監測不智能和孿生模型不同步等問題,通過構建全線孿生公路模型,從設計、施工到竣工各階段數據繼承和傳遞,實現孿生模型的“同步建設、同步生長”;通過數字孿生模型對施工進度進行對比預警和糾偏分析,實現進度管理“一覽無余”;通過物聯傳感設備和孿生仿真技術,實時監控瀝青攤鋪、路面碾壓等施工過程,隨時回看、復檢成效,實現質量管理“一貫到底”;通過物聯感知和多源數據分析,實現環境監測、隱患監控和橋梁監測的PDCA閉環管理和安全管理“一體協同”。該應用在改革孿生模型構建模式、變革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和拓展數字孿生應用范圍等方面實現了突破。 5.浙里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場景應用(“云睛”小微權力智慧監督系統) 嘉善縣全面梳理小微權力運行流程,牢牢抓住民主決策、合同簽訂、資金支付等關鍵環節,明確監督要求,實現小微權力全流程嵌入式監督。基于圖像識別、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建立全景化監督算法和規則化預警模型,對信息進行碰撞比對和交叉驗證,對信息錯配、流程缺失等問題實時發出預警提示。開發小微權力公開平臺,開通浙政釘、浙里辦、微嘉園等入口,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實現群眾訴求一鍵通達,為群眾反映“急難愁盼”問題訴求提供便捷渠道。深入挖掘數據信息,不斷拓展數字監督多跨場景,探索基層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新模式,推動實現基層治理能力新變革。應用開發以來,已采集村級重大事項9000余項,公開各類信息12140項,群眾點擊79488次。“云睛”小微權力智慧監督系統作為全省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應用模板已在全市推廣。
|